
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中之重,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50億元,增長25%。2018年,北方地區清潔取暖中央財政試點已經達到35個。去年一年北方清潔取暖完成了480萬戶以上。
清潔取暖大勢所趨
清潔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氣、電(空氣源熱泵、水源地源熱泵、蓄熱式電暖氣等)、地熱、生物質、太陽能、工業余熱、清潔化燃煤(超低排放)、核能等清潔化能源,通過高效用能系統實現低排放、低能耗的取暖方式。
按照規劃,到2019年,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%,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。到2021年,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%,替代散燒煤1.5億噸。其中,到2021年,電供暖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,其中分散式電供暖7億平方米,電鍋爐供暖3億平方米,熱泵供暖5億平方米。
在這個政策導向之下,目前北方各地都在積極推進各種類型電供暖。以“2+26”城市為重點,在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,推廣電熱膜、蓄熱電暖器等分散式電供暖。根據氣溫、水源、土壤等條件特性,結合電網架構能力,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空氣源、水源、地源熱泵供暖,發揮電能高品質優勢,充分利用低溫熱源熱量,提升電能取暖效率。
在未來的幾年中,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壓力和能源壓力。一方面,中國經濟要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;另一方面,又必須考慮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。所以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要求能源結構調整。能源利用效率提高,會鼓勵各種節能設備和技術的推廣,所以未來幾年,清潔供暖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!